作者:Niamh Brodie-Machura、Ilga Haubelt、Marty Dropkin
摘要:美國大選結果明確、歐洲政局動盪,加上中國首度出手救市,以上因素均使2025年的股市更顯波動,但也帶來嶄新的獲利空間。
2025年投資重點攻略
- 美股:企業獲利能力優於其他已開發國家,因此可望績效領先
- 日股:企業改革帶動獲利,前景仍然看好
- 收益型股票:市場對高估值感到憂心,更突顯收益的重要性
綜觀大局,2025年的總經和貨幣政策可望為股市創造良好環境。經濟即將邁入新階段,但地緣政治的影響力也將持續升溫。
目前主導股價的趨勢可能會延續,但市場也將開啟新方向,成長機會更加多元。對投資人而言,這是一個令人期待的時刻。
全球趨勢展望
不論是好是壞,共和黨在選舉中大勝可能進一步鞏固美國的優勢地位。早在11月大選前,我們就看好2025年美國企業的獲利成長能超過13%,無論是成長力道、股東權益報酬率,還是淨負債水位,均將優於全球平均,表現也比多數地區亮眼。這次選舉更讓市場相信,明年將是有利於企業經營、經濟成長和創新發展的一年。儘管美中貿易緊張,加上可能祭出的關稅措施,造成部分產業面臨風險,但帶來的通膨效應,反而有助於企業獲利,亦能緩解市場對企業高估值的憂慮。
區域觀點
全球各區域獲利成長預測
資料來源:富達國際,2024年10月19日
然而,投資人今年選股時必須更加謹慎,AI趨勢就是最好的例子,一方面市場在討論科技龍頭的估值問題,輝達等公司股價不斷飆上新高,後市可能還有上漲空間;但我們也開始關注誰會是下一波受惠者,提供 AI 應用服務的業者當然是其中之一,但最後連一些看似無直接關連的產業和消費者,均能從中獲益。就像蘋果靠智慧型手機賺進大筆財富,但手機興起也帶動許多新舊產業蓬勃發展。雖然目前僅有不到三成的企業導入AI和機器學習,但超過七成都已有相關規劃,AI 對經濟的影響將更為深遠。在這個領域,美國的領導地位無可匹敵,也無人能撼動。
2025 年,這十年的重大轉型趨勢將持續發展,特別值得我們關注。其中減重藥物的突破十分關鍵,就如同AI一樣, Ozempic等藥物不僅使少數醫療保健類股受惠,還可能在更多領域帶動重大變革。目前就已看到這類藥物改變了人們上醫院和健身房的習慣,其他應用也正在開發中。
醫療保健產業還有一個重要的長期成長引擎:2050年全球65歲以上人口將成長一倍,我們在健康維護方面的支出比例亦會不斷增加。
高齡化的世界
醫療照護需求將在未來幾十年持續攀升
資料來源:富達國際、HSBC、聯合國人口資料庫,2021年2月
本土製造業崛起
儘管外界普遍預期共和黨可能廢除拜登總統「通膨削減法案」中的部分條款,特別是電動車補貼,但因為大量投資都是在共和黨選區,製造業的獎勵方案應該不會受到太大影響。製造業回流美國已成為兩黨共識,這股趨勢將持續升溫。我們發現製造活動正在帶動美國心臟地帶的發展與投資,根據研究預測,這會使未來幾年的固定投資基本成長率提高2-3個百分點。
中小企業的情況比較複雜,近期的上漲行情已經縮小了與大型企業的估值差距,但未來一年將面臨不同的挑戰。減稅和融資成本降低對小型企業有利,但若物價上漲迫使聯準會轉向,融資優勢就會消失。此外,移民和關稅政策也可能衝擊經濟成長和消費支出。
整體而言,無論是軟著陸,或是我們總經團隊預測的重返通膨情境,均有利週期早期的景氣類股。若新政府推動經濟刺激政策並鬆綁法規,美國的金融業和價值類股將可望受惠。
交易風險
從市場氛圍和基本面來看,日本市場在2025年的前景依然看好。日本目前穩健邁向通膨,薪資增長強勁,資本支出和股東報酬也會逐步提升。在東證指數中,表現超越大盤的企業比例持續上升,因為投資人均在物色受惠於企業治理改革的潛力股。
不過要特別注意,若日圓升值再加上利率上揚,可能會在年底前影響企業獲利,尤其是非必需性消費品產業,像是汽車業者和耐久財出口商,由於海外銷售佔比高於內需市場,影響會特別明顯。
相較之下,歐洲已開發國家面臨的挑戰就更為嚴峻。最近歐洲的工業和汽車業陸續發出獲利預警,非必需性消費品產業的銷售也不盡理想,這些跡象都顯示,中國需求疲軟可能會大幅拖累此類公司的股票表現。根據我們總經團隊的模型推估,若共和黨提出的關稅政策有部分落實,德國和歐元區的GDP恐怕會減少高達0.5個百分點。
不過換個角度來看,雖然貨幣政策開始同步轉向寬鬆,理論上對歐洲景氣類股有利,但現階段更划算且更具防禦性的投資標的是收益型股票,市場上某些板塊的股利加上股票回購,總報酬率高達8%,而且估值更具優勢。
亞洲市場潛力分析
中國市場方面,我們看好政府重點扶植的產業:科技、高端製造、消費和醫療保健。中國股市向來波動大,不少企業也因為政策轉向,股價從谷底回升到合理水準。不過值得慶幸的是,在這個龐大市場當中,仍有不少具備明確獲利成長潛力的個股。
中國現階段的目標是維持經濟成長,而非重新點燃經濟成長。政策制定者清楚知道穩定房價的重要性,不會為了刺激房市而冒著前功盡棄的風險,破壞來之不易的降債成果。中國股市最可能呈現逐步回溫的走勢。
放眼其他新興市場,印尼的經濟成長與企業獲利動能不錯,但因為銀行類股在市場的比重太重,所以容易受到降息衝擊。對全球投資人而言,雖然東協市場流動性偏低,但此區域普遍受惠於供應鏈分散佈局的長期趨勢,而且來自全球各地的外商直接投資也越來越多。
印度依然是長期投資人的投資亮點。儘管有些外資趁近期市場上漲獲利了結,極端氣候也影響農業生產,但印度的發展前景仍然相當穩健,這要歸功於有利的人口結構,以及基礎建設和製造業的投資,這也正是本地投資人持續買進的原因。
獲利是制勝關鍵
美中關係的未來發展難以預測,若中東局勢進一步惡化,大宗商品價格也難以預測。但在市場動盪時,雖然風險增加,獲利機會也隨之出現。
展望全球,企業獲利持續看好,我們對2025 年的股市亦普遍持正向看法,但現在股價已經偏高,在經濟情勢轉變之際,聰明資金更需要找對投資標的。我們會堅守投資原則,掌握基本面,並嚴格維持估值紀律,這會是我們在2025年及往後的投資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