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國增長放緩將影響亞洲本身的擴張速度,但減速的同時也將為區域內的政策制定者提供降息空間。
文:Lei Zhu, Noah Sin
赤壁之戰是中國歷史上猶如大衛對抗歌利亞的傳奇事件,當時一方的小型艦隊借助東風,讓敵軍艦隊完全付之一炬,成功擊敗強大的對手。事隔近兩千年後,華人仍會用「借東風」來形容運用外力以創造優勢的巧妙策略。
對於佈局亞洲的投資人來說,2024年第四季應該非常適合採取這樣的策略。亞洲以外地區的風險持續增加,包括美國經濟增長放緩和貨幣政策轉向,以及地緣政治對整體經濟可能帶來的衝擊。採取戰術性防禦配置,亦即對債券持建設性看法,對股票則強調精挑細選,應可幫助投資人充分利用當前情勢,為後續多頭市場做好準備。
不再受制於聯準會
亞洲各國央行長期受到美國聯準會強硬立場的牽制。一旦調降利率,等於擴大他們與美國的利率差距,並增加本身貨幣遭到拋售的風險。但是情況在9月出現改變,因為聯準會終於降息0.5個百分點。除了日本以外,我們認為多數亞洲央行由於原本即為正的實質利率,所以在聯準會降息後應該有空間調降政策利率。印尼甚至搶先聯準會半步,在同一週宣布下調利率25個基點至6%,這是該國三年多來首次降息。
由此看來,投資人應該可以安心增持高評等債券存續期,從主權債到投資級債皆可。萬一美國經濟衰退,股市應該會首當其衝,因為出口業者獲利可能受到重創。股市仍提供許多投資機會,尤其是受惠於人工智慧(AI)、能源轉型和供應鏈重整等題材的公司。不過我們現在更關注的是估值及股票的安全邊際,以因應市場近期出現進一步震盪。
美國與亞洲各國的利差
資料來源:LSEG Datastream, 富達, 2024年9月
成長減速
亞洲整體表現當然也取決於區域內最大的兩個經濟體:中國和日本。中國由於消費者和購房者仍持謹慎態度,因此無法有效重振經濟增長。距離年底只剩三個月,中國要達成約5%的GDP年成長目標看來難度甚高。中國經濟「逐步回穩」是我們預估的基本情境,最近已將該情境的發生機率從 65% 降至 55%,同時將嚴重放緩的風險提高至 35%。通貨再膨脹的可能性仍然相當低(僅10%)。
中國政府一直在努力重建各界信心。9月時,中國下調房貸首付比例,進一步降息,並承諾為股市提供更多流動性。雖然中國仍不願推出大規模信貸刺激,但前述措施凸顯官員對內需的重視,因此激勵市場情緒。中國調降利率,但經通膨調整後仍維持正值,因此利率維持低檔較長時間應有助維持中國債市的上漲趨勢。至於股票方面,銀行與公用事業等防禦類股表現更具韌性。10月的政治局會議或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可能出現更進一步的政策調整。但是在金融市場持續受到外部不確定性(例如美國大選)影響之際,投資人最好不要寄望任何劇烈的政策轉向。
日本方面,在擺脫通縮陷阱後,開始嚴防通膨升溫;預估明年通膨率仍將高於央行所訂的2%目標。因此,日本央行在未來幾季應該會逐步升息,使該國實質利率更趨近正值。央行7月升息15個基點引發市場震盪應該會逐漸緩解,但不會因此逆轉日本的利率走向。在股市,過去一年表現落後的小型股可望上演補漲行情。然而,美國貿易政策變化可能會影響日本,而首相更迭則可能為國內市場帶來額外的尾部風險。
人民銀行存款人調查
資料來源:Wind, 富達, 2024年9月, 對市區儲戶進行動態調查
結構性投資題材
亞洲確實受到多項結構性利多因素的支持,包括印度和東南亞的人口紅利,以及新興AI技術與能源轉型。但隨著市場對短期風險越來越敏感,我們預計這些結構性題材也會被投資人拿放大鏡一一檢視。我們已經在AI領域看到這個情形,投資人將資金從台、韓等半導體重鎮撤出,轉進東協市場,因為當地近期可望受惠於寬鬆的貨幣政策。
同樣地,我們非常看好印度的長期展望。印度具備優異的基本面,今年預計達到7%的經濟成長率,實力不容小覷。但是,在股市持續走升之後,有些個股的估值已經過高,讓投資人難以入手。尤其日圓套利交易平倉的風險尚未解除,屆時投機者勢必要從熱門且擁擠的股市撤資。相較之下,印度債券一方面已被納入全球基準指數,另一方面提供正的實質利率,前景更為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