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跳轉

    全球多位富達基金經理人回顧《富達分析師調查報告》的主要調查結果,討論由中國重啟經濟到融資成本上升等發展,將如何為不同資產類別的投資人創造投資機會。

    亞洲觀點

    Hyomi Jie,基金經理人

    調查結果顯示有88%中國分析師預期所研究產業將在未來12個月處於初期或中期擴張階段,遠較北美洲及歐洲企業分析師樂觀。隨著中國成為全球焦點,您認為投資人在未來一年應放眼哪些重點產業?可於何處尋得投資機會?

    就中國而言,自給自足或進口替代將成為未來五年的重要消費主題,這也是國家領導層經常提及的發展重點。因此,隨著供應鏈加速在地化,相信國內品牌、高級製造業及消費服務業將可受惠。中國的品牌高級化趨勢亦保持良好,在經濟前景疲軟的情況下展現較大韌性,並將繼續提供長期結構性機會。此外,我認為低線城市的成長將更趨平衡,城鄉人口的社會保障覆蓋率也將持續提升。在政府大力支持下,可透過減稅或直接補貼進行財富再分配,推動優質且兼容的成長。另外,中國的購買力亦不容忽視,在歷來最高儲蓄水準和積壓旅遊需求的推動下,中國旅客勢將重返全球旅遊市場。

    調查結果顯示,隨著中國重啟經濟,中國是在12月和1月份中分析師回報企業管理層具正面信心的唯一市場。這對中國消費產業的投資人有何啟示?擺脫疫情之路將會「波折重重」,有沒有任何風險需要注意?

    誠然,大部份已開發國家正致力於應對日益加劇的挑戰,包括通膨壓力、迫在眉睫的能源危機及經濟衰退風險,但我們相信中國在短期內仍處於較有利的位置。從經濟層面來看,中國人民銀行推出貨幣支持政策,加上中國經濟持續成長並趨於穩定,對有意分散已開發市場投資風險的國際投資人來說更具吸引力。中國政策實施方向在全國代表大會後更加明朗,明確表明並未偏離經濟發展目標亦屬利多消息。預計中國在12月的經濟事件後將會推出更多支持政策。我們正密切注意因經濟重啟而上漲的股票,並已了結部份獲利,轉向對總體經濟敏感度較高的股票。在中國重啟經濟的支持下,近期市場初步回升有望帶動市場情緒改善,並使經濟再次步入成長。

    陳詠詩,亞洲固定收益投資長

    隨著中國結束清零防疫政策,市場情緒似乎更趨樂觀,但房地產是特別易受疫情復甦影響的產業。在此情況下,您認為亞洲及中國固定收益市場在未來一年將有何機會與風險?

    隨著中國疫情在2022年底達到高峰,中國比預期中的更早也更快重啟經濟,為2023年邁向經濟重啟之路奠定基礎。亞洲固定收益市場因而反彈。展望2023年,我們預計中國整體政策將持續有利經濟成長及商業發展,而且可能在今年繼續推行支持政策。美國升息步伐應會在2023年放緩,為亞洲市場提供喘息空間,以便在貨幣政策、成長與通膨壓力之間取得平衡。面對全球經濟衰退的不利因素,中國經濟的重啟將可為整個亞洲金融生態圈提供緩衝。

    我們仍然認為亞洲及中國固定收益市場具有不少投資機會,因為投資人受先前中國防疫政策影響,持續減持亞洲及中國市場。基礎利率較高的亞洲投資級別債券可提供穩健配息,加上聯準會改變政策立場,存續期間配置可望為投資人帶來潛在報酬。政府對房地產業提供更多扶持政策、澳門博弈業前景轉佳,以及近期初級市場溫和供應的技術性利多等因素,均有助亞洲和中國非投資等級債券市場站穩腳步並回彈。

    中國重整經濟結構,為投資人同時帶來機遇和風險。國有企業改革將成為經濟的主要動力,其中科技和工業公司很可能成為未來的贏家。科技、媒體與電信產業將在創新以及平衡社會和國家利益間繼續發揮重要作用。

    不動產市場很可能陷入適者生存的局面;產業復甦將取決於實際銷售情形,並須持續觀察市場供需情況。中產階層崛起,加上中國重啟經濟帶動消費增加,投資人應識別相關趨勢並從中挑選可望受惠的公司。

    收益觀點

    Belinda Liao,基金經理人

    調查結果顯示,72%富達分析師預期企業的融資成本將於2025年底前大幅上升。至少五分之一的分析師認為融資成本將於未來一年大幅增加。人為打造出來的低廉資本時代看來即將結束,這對固定收益投資人有何啟示?

    我們認為融資成本大幅上升的影響可分為兩個階段。短期來看,債務發行商的償債能力和可使用的融資管道對投資決策將變得更為關鍵。實力較差的發行商將面對不少阻力,而實力較佳的發行商可因競爭格局改變而受惠。在初期衝擊過後,固定收益投資人將受惠於融資成本的「正常化」,有機會鎖定較高配息,而毋須承擔過多信用風險的資產。

    然而,隨著金融環境持續緊縮,美國經濟持續放緩,我們認為聯準會的強硬立場可能有所軟化。換言之,聯準會目前的升息週期很可能較預期更快結束,最終利率可能低於目前市場價格所反映的水準。因此,從總報酬角度來看,我們認為固定收益市場亦具有一些潛在利多因素。

    調查結果顯示,分析師預期42%的全球企業將於2040年實現碳中和,到2050年將增至68%。此結果已考慮與公司業務活動相關的所有碳排放量。這場「淨零排放」競賽正發生重大轉變,您認為相關情況在亞洲的發展如何?從投資級別債券的角度來看,可於何處尋得投資機會?

    其中一個值得關注的趨勢是整個亞洲的ESG意識持續提升,過去數年具ESG標籤債券的發行量亦有驚人的成長。發行商逐步整合內部流程,以減少碳足跡,並與供應商合作推動更廣泛的變革。我們看好具有較佳或持續改善ESG特質的發行商,例如碳排放量較低的發行商。總括而言,我們認為基本面穩健並展現良好永續發展特質的公司,在市場加劇波動及監管環境不斷演變的情況下應具有較佳的防禦力。這與我們在2020年初疫情席捲以來所見綠色溢價較明顯的情況一致。

    圖:自2020年第二季以來,亞洲綠色溢價更趨明顯

    過去表現並非未來績效的可靠指標。

    資料來源:富達國際、摩根大通亞洲信貸指數、摩根大通綠色債券指數,截至2022年10月。僅供說明用途。

    陳詠詩,亞洲固定收益投資長

    調查結果顯示,72%富達分析師預期企業的融資成本將於2025年底前大幅上升。至少五分之一的分析師認為融資成本將於未來一年大幅增加。這對投資人有何啟示?從亞洲和中國非投資等級債券投資的角度來看,這情況將帶來什麼投資機會?

    利率攀升的環境往往使市場表現脆弱。面對升息環境,高槓桿、低利息保障及融資來源有限的發行商可能備受考驗。相反地,擁有多元融資來源的亞洲發行商可選擇參與美元、原幣貸款或債券市場。

    亞洲非投資等級債券方面,中國房地產發行商在過去12至18個月承壓,相關違約率亦上升;展望未來,我們預期政府支持政策及措施應有助穩定房市,因此亞洲非投資等級資產的違約率將逐步回復常態,下降至個位數水準。審慎挑選信用資產是把握此產業潛在投資機會的關鍵。

    Kris Atkinson,基金經理人

    我們的《分析師調查報告》顯示,儘管未來一年個別產業前景料將顯著分歧,但有超過一半分析師預計所研究產業的景氣循環週期將在今年內轉為正面。全球固定收益投資人應如何考量這些變化?

    鑑於經濟即將放緩,雖然不如市場去年所預期般嚴重,我們的投資組合仍偏好配置於防禦性產業的信用資產,並受投資級別債券的利差吸引,維持正貝他的投組配置。因此,我們偏好受惠於相關資產或收益型證券及公用事業等非週期性資產的優先順位債券。此外,我們不偏好商業模式對大眾消費者較敏感的發行商。

    近80%受訪分析師預期所研究公司面對的成本壓力將在2023年上半年底見頂。隨著經濟環境改善,固定收益投資人可在哪些產業找到投資機會?

    這意味著選股策略對迎向未來一年的市況極為關鍵,我們將與分析師團隊緊密合作,審視企業財務狀況,評估其能否承受融資成本高漲的影響。此外,隨著貨幣政策由量化寬鬆轉向量化緊縮,相比後全球金融危機時代的大部份時間,企業基本面條件在現在更為重要。因此中期來看,由下而上的資產挑選策略必不可少。

    多元資產觀點

    Eugene Philalithis,基金經理人

    我們的《分析師調查報告》顯示,儘管未來一年個別產業前景料將顯著分歧,但有超過一半分析師預計所研究產業的景氣循環週期將在今年內轉為正面。在這樣的環境下,全球多元資產投資人應如何考量這些變化?哪些產業和資產類別會在今年內帶來投資機會?

    經濟仍然不甚明朗,未來數月公佈的成長和通膨數據至為關鍵。我們的2023年基本預測是已開發市場步入週期性衰退,並注意到風險資產評價尚未反映此情境。另一方面,新興市場正受惠於通膨急降、金融環境趨於寬鬆和評價倍數吸引。因此,從多元資產收益觀點來看,我們對已開發市場的風險性資產(股票和高風險信用資產)保持審慎,並在過去六個月大幅增持優質存續期間資產,因為按照我們的基本預測,這類資產可望表現較佳。

    股票無疑具有投資機會,但我們會進一步採取精選策略。《富達分析師調查報告》顯示,隨著中國經濟在後疫情時期重啟,加上政府推出支持政策提振經濟成長,預期中國在今年將充滿投資機會。我們持有部分中國持股,也看好東協等泛亞洲股票。此外,我們持續增持具有防禦性特質和定價能力的健康護理產業,以及受惠於收入成長強勁和評價具吸引力的歐洲銀行產業。

    債券方面,除了優質存續期間資產外,我們也逐步增持新興市場原幣債券,在當地通膨回落的情況下,這類資產將提供偏高的實質配息。

    全球觀點

    美國 - Rosanna Burcheri, Ashish Bhardwaj,基金經理人

    我們的《富達分析師調查報告》顯示,大部份產業和地區的成本壓力將在上半年見頂,有超過一半分析師預計所研究產業的景氣循環週期將在今年內轉為正面。美國投資人應如何考量這些變化?

    美國價值投資策略聚焦於價格處於或低於內含價值,並擁有強勁定價能力和多項優勢的優質企業。在成本壓力降低的環境下,策略所持有的企業應可改善獲利率及提高自由現金流量,因其定價能力使其得以維持優於競爭對手的終端價格。我們相信成本壓力緩和將對投資組合核心配置內,擁有卓越商業模式和強勁定價能力的企業有利,不論其所營運的產業為何。

    印度 - Amit Goel,基金經理人

    我們的《富達分析師調查報告》顯示,隨著中國走出清零政策的影響,當地經濟活動可望從2023年首季開始漸見起色。這如何影響印度經濟及其資本市場?

    我們認為這對於印度經濟或資本市場並無直接影響。事實上,在去年12月及今年1月,中國從清零政策轉向,為印度股票帶來間接影響。去年底時,中國股票的評價甚低,全球投資人對其信心相當薄弱,但印度股票評價則頗為高昂,而且投資氣氛正面。隨著中國重啟經濟,部份投資人減持印度,把資金轉往中國。雖然此交易策略已持續一段時間,但隨著評價差距縮窄,資金轉移的情況應趨於穩定。

    《富達分析師調查報告》顯示,中國和亞洲其他地區(日本除外)有別於其他市場:富達分析師整體預期這兩個市場的企業投入成本將在2023年下降。從絕對及相對表現來看,印度企業將如何從中受益?

    去年印度企業的投入成本上漲,對獲利率造成衝擊,尤其是非核心消費、核心消費及工業。進入下半年,隨著企業能夠將攀升的投入成本轉嫁消費者,獲利率得以改善,但目前有跡象顯示這轉變對消費品的需求造成影響。展望2023年,我們預期當地企業獲利率回升,但由於物價上漲及去年的基期效應(需求自受疫情影響的2021年顯著復甦),需求成長亦可能放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