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人:Akshen Thakkar
想了解印度消費力的成長趨勢,觀察印度婚禮就能窺見端倪。10 到 15 年前,印度父母普遍會送給新人一台腳踏車或速克達機車(這在印度是通勤必需品),而現今冷氣和冰箱已成為婚禮禮品的新寵。這股消費升級不僅在都市蔓延,更逐漸擴展至鄉村地區。這些觀察來自我走訪印度北部各地時,與家電通路商的深入交流,這也是我工作中最有趣的部分,印度消費者每年在商品上的支出高達 1 兆美元。
事實上,在展開實地考察之前,我就注意到這個商機。以一家領先的冷凍空調公司為例,其表現在我追蹤的投資標的中相當亮眼,在 2013 至 2023 財政年度之間,該公司冷氣事業部營收年複合成長率達 14%,且公司股價自 2024 年初至今漲幅已逾 100%,若從 2023 年初起算更突破 200%。儘管近年印度整體消費市場趨緩,但冷氣需求仍保持強勁成長,預估 2025 年整體產業的冷氣銷售營收將成長 20%。
這家公司的崛起印證了新興市場的經典成長模式,隨著中產階級壯大,越來越多人有能力購買冷氣等「消費升級」產品(印度目前有超過 4 億的中產階級人口,預計在 2050 年前可望翻倍成長到 10 億)。目前印度家庭冷氣普及率僅略高於 10%,相較於其他亞洲新興經濟體,如中國的 80% 或印尼的 36%,印度冷氣市場仍有極大成長空間。儘管印度人均 GDP(2024 年將近 2,700 美元)與冷氣需求爆發的門檻值 10,000 美元仍有段距離,但印度已有 6,000 萬人的年收入超過 10,000 美元,這個高收入族群是冷氣製造商的核心客層,預估到 2027 年規模可能擴大至 1 億人1。
氣候變遷更加速推升市場需求,2024 年夏季,印度多個地區氣溫創下新高,部分地區甚至突破 50 度高溫,突顯出在這個位處赤道附近的廣大國度,冷氣已然成為生活必需品。國際能源總署(IEA)預估,到 2050 年印度的冷氣數量將達到 10 億台,約等於目前全球總量的一半。針對購買力較弱的家庭,家電業者也提供類似已開發國家汽車貸款的消費金融方案,這兩大因素均使市場對冷氣產業的成長預期持續看漲。
的確,縱觀印度總體經濟,即便疫情後出現短暫反彈,整體表現仍不盡理想。高通膨、高利率環境,再加上實質薪資停滯不前,都壓縮了家庭的消費能力,而過去一年異常氣候頻傳,更讓經濟雪上加霜。不過隨著通膨數據出現緩和跡象,市場開始看到曙光,外在利多因素亦逐漸浮現:印度資訊服務業作為最大就業來源之一,將受惠於美國大企業擴大支出,有望帶動就業市場好轉。此外,預期推出的貨幣與財政振興措施,也將為市場注入動能。
然而,冷氣產業的發展經驗告訴我們,即使在景氣低迷時期,印度的優質企業仍能維持成長動能,這也是我們看好該產業前景的原因,即便當前本益比已達 50 倍的高水位。隨著家電產品日益成為富裕生活象徵,預期將有更多企業加入這個極具投資潛力的板塊。
1高盛。